市民进:
贵单位在政协第十四届漳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《关于加强漳州古城文化品牌提升的建议》,已由市政协交由我单位办理,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:
一、关于创新古城文化旅游体验,提升游客参与度的建议
漳州古城文化底蕴深厚,为加强古城文化传承保护,近年来相继引进设立了漳州古城记忆馆、林语堂许地山杨骚文学馆、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、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、漳州木偶艺术表演馆、漳州木偶艺术展示馆、徐竹初木偶艺术馆、漳州古城微雕艺术馆、漳州南词传习所、漳州木版年画传习所、漳州非遗展销中心、漳州锦歌传习中心、漳州古城文艺交流中心、两岸(漳州)人才融合发展中心、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中心等“八馆二所五中心”,并免费供市民游客参观体验。同时,在古城北京路明德里、树德里和修文西路段布局非遗、传统手工艺业态,如打白铁、漳浦剪纸、木版年画等,以持续丰富古城文化内涵。
近年来,漳州古城保护开发公司加快推进文旅休闲产业的发展,通过提供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,吸引市民游客参与体验:漳州古城每周五、六、日三个晚上开设文创集市及街头艺人表演活动,点亮夜间经济;漳州木偶艺术表演馆每周定时定点表演布袋木偶戏、芗剧、南词、剪纸等非遗文艺节目,提升文化品位;向阳剧场、入口广场、文庙泮池广场等公共空间,常态化举办文化艺术展览、公益惠民演出等活动,以飨市民游客。2021年度,漳州古城累计举办各项活动共计150场,含定期的公益性布袋木偶戏表演50场,非遗文化、书画展览共计11场,研学游、国潮节、音乐节、街头艺人演出等共计89场。2022年度,漳州古城将在传统文化挖掘与弘扬上持续发力,拟举办朱子与闽南文化论坛、七夕魁星阁庙会、祭孔大典三大主题活动和各类街头艺人表演、公益演出。
二、关于加强古城文化旅游的宣传推介,提升古城文化品牌的建议
近年来,漳州古城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加大宣传推广。线上方面,主要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、微信视频号、微博超话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;同时结合主流媒体、官媒进行官方报道宣传,如闽南日报、漳州新闻网、新华网、学习强国等均报道过漳州古城;CCTV4频道于2019年2月18日展播纪录片 《记住乡愁》(第五季)之《漳州老街:一街连两岸》、于2021年8月28日展播《记住乡愁》第七季之《漳州古城:海滨邹鲁 爱拼会赢》;也有众多影视摄制剧组来漳州古城拍摄取景,如《高捷成》、《我的1932》等等。线下方面,主要通过“走出去”方式推介,陆续参加了福建省商博会、福建省旅游产业博览会、中国“98投洽会”、中国首届消博会、福建省省级特色步行街高峰论坛等活动,通过“走出去”面向全省、全国推介漳州古城;同时,还设计、印制了古城手绘地图、闽南风杂志等旅游手册用以发放宣传。古城内“一合古今”伴手礼店、非遗展示中心、“花样漳州”旅游体验店、老手艺一条街均有展示、销售“非遗”系列文创产品,如布袋木偶、漳浦剪纸、八宝印泥、海柳雕、棉花画等等。
三、对漳州古城文化进行品牌标志形象设计,开发漳州古城文化旅游APP的建议
漳州古城LOGO征集工作于2016年11月18日启动,在中国旅游报、闽南日报、海峡导报上向全国公开征集作品400余份,经多轮筛选评选后有12份入围候选作品,并接受网友投票。中选作品由象征漳州古城建筑的燕尾脊符号及漳州二字组合而成,标志的上半部分,以恢弘的气势,考究了书法笔触的灵动及洒脱,演绎成的燕尾脊造型,更加富有历史气息,融入人文情怀。此LOGO作为漳州古城标志,具有极强的品牌视觉体验,并广泛用于古城各类宣发平台和材料上。
漳州古城文化旅游体验之旅APP目前进入筹备阶段。漳州古城拟搭建“智慧古城”网络平台,集合古城内景点介绍、文化活动预告、展馆预约、商铺信息、停车位等功能,以高效、便捷、个性化进一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。
感谢贵单位对古城运营与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,下一步我委将鼓励支持漳州古城保护开发公司持续优化古城运作,加强漳州古城文化品牌培育,加大与省内、市内知名旅行社合作,链接周边旅游景点、宾馆资源,提升在区域市场的影响力。
签发领导:赖绍雄
联 系 人:周菁菁
联系电话:2050162
漳州市国资委
2022年6月14日